每年六月的「世界控尿周」(World Continence Week)都会聚焦于一个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问题 — 失禁。尽管它非常常见,但在马来西亚,许多人仍然因为尴尬而不愿谈论膀胱或肠道控制的问题,更遑论寻求帮助。
这个星期,我们要改变这一切。
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失禁、为什么它值得关注,以及我们如何以尊严和信心应对它,帮助自己或身边的亲人。
什么是失禁?
失禁是指无法自主控制排尿(尿失禁)或排便(粪失禁),属于一种症状,而非疾病本身。它可以影响任何人,无论性别或年龄。
常见的尿失禁类型
当咳嗽、大笑、打喷嚏或提重物时对膀胱施加压力,导致漏尿。产后或更年期后的女性最常见。
突然产生强烈的尿意,并伴有无法控制的漏尿。老年人中较为常见。
膀胱无法完全排空,导致频繁或持续的少量漏尿。男性前列腺问题患者常见。
由于身体或认知功能受限(如关节炎、中风或痴呆症),无法及时上厕所。
马来西亚的失禁有多普遍?
虽然马来西亚缺乏详细统计数据,但全球数据显示:
一生中会经历某种形式的失禁。
随着马来西亚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和糖尿病患病率上升(这两个是失禁的重要风险因素),我们可以推测失禁在本地被低估且治疗率不足。
为什么大家不谈论它?
羞耻与刻板印象。许多人将失禁视为“年老”、“丢脸”或“失控”的表现,导致:不敢开口求助, 社, 孤立,避免出门,心理压力甚至抑郁。
但请记住:
失禁不是老化的正常现象,大多数情况都是可以治疗或改善的。
何时该寻求帮助?
如果您或亲人有以下情况:
请尽早寻求医生、泌尿科专科或药剂师的帮助。越早干预,效果越好。
如何管理失禁?
增强控制膀胱的肌肉力量
设定规律上厕所的时间,逐步延长排尿间隔
医生可能开立放松膀胱的药物
女性可使用阴道托(pessary)等支持性器具
对于严重或顽固性失禁,医生可能建议手术治疗,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
失禁不是“只有女性才会有的问题”,虽然失禁常被认为是产后或更年期女性的问题,但事实上,男性也会受到影响,尤其是在前列腺手术后;儿童也可能有尿床或白天漏尿的困扰;老年人则因退化或慢性病而更易受影响。
这些都需要被理解和关心,而不是责备或羞辱。
除此,心理支持同样重要,失禁可能导致焦虑、尴尬和自尊心受挫。
加入支持群组、线上社群、或仅仅是一场无评判的谈话,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帮助。
在马来西亚,越来越多的药房、医院和物理治疗中心已开始提供控尿支持,但仍需要更广泛的认知和资源普及。
借世界控尿周之际,一起行动起来, 这个星期,让我们一起:
或许你自己没有这个困扰,但你一定认识正在默默承受的人。
让我们用「世界控尿周」这个契机,不仅提高认知,更要分享资源、传递善意,并鼓励寻求治疗。
打破禁忌,从一场真实的对话开始。
Subscribe for our latest news and be the first to know about our offers.